友情链接
电话:400-960-7759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酒大道 66 号
皖ICP备2025084298号-12年前濒临死亡的他,如今重获“心”生
2025年07月03日
1分钟,你能做什么?看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和朋友聊两句天,或者,你根本没有注意到这1分钟的流逝,可1分钟对于2年前的王均友而言,意味着只有80次的心跳,而每一次心跳,都是他为了活着而做出的努力。
如今,王均友还活着! 他看起来和任何一个健康的中年男性无异,只因为有个素不相识的人,将宝贵的心脏捐献出来,移植进了王均友的胸膛。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采访,王均友和他“换心”的朋友们,让我们通过器官移植受者的故事,来了解器官捐献事业的意义,并致敬那些器官捐献者和他们的家人。
“我们是死过一次的人”
“回来了?”
“状态不错嘛!”
“来了呀,看你这状态跟之前完全判若两人。”
近日,王均友又回到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附院”)的心外科。在这里,几乎都是他的熟人,医生护士见到他都要打个招呼。
记者面前的王均友,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很难想象这个37岁的男人,在2年前濒临死亡。
当时,20岁的王均友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从此带病生活,用药维持。直到2017年,王均友病情加重,走路都很困难,呼吸艰难,吃的东西也会吐出来,他的心脏在加速衰竭……
2019年,海医二附院的医生建议他做心脏移植。
“换心!之前完全没有了解过,我甚至有些恐惧感。”王均友在网上搜索了很多资料,也看到了很多心脏移植后的患者分享自己的经历。
2022年,王均友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生命进入倒计时。
“我等了8个月,其中有两次因为自己的身体条件太差,没有办法完成手术,心脏供体给了其他患者,错失机会。我甚至已经放弃了。”王均友告诉记者,经历过两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他和家人似乎都已经“认命”,离开医院回了家。
“可是医生没有放弃!”王均友说,也许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他在第三次得知有供体时,身体条件也奇迹般地恢复到了可以接受手术的情况。
2024年1月8日,王均友说这是自己的第二个生日,他在海医二附院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
术后第3天,王均友恢复了意识。“睁开眼的那一刻,觉得呼吸终于不那么累了,全身都很轻松,真的好像重生。”王均友回忆着。
王祖研、冼国柏和王均友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在海医二附院完成心脏移植手术。“我们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不幸中的万幸是我们得到了素未谋面的好心人的帮助,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冼国柏说道。
“一个人活着两条命”
王均友、王祖研和冼国柏都不知道现在胸膛中跳动的心脏曾经属于谁。
“我只大概听到是个比我年龄大的大哥遭遇意外,其家人同意捐献出这颗心脏。”王均友说,捐献者和他的家人对自己而言无异于救命恩人,可他却没办法好好道个谢。
“你相信吗?我真的会摸着自己的心口位置,聊上两句。”王均友笑着告诉记者,他10多年来不曾离家远足,现在他的脚步不再被身体牵绊,“我一个人活着两条命,我带着这颗心,去看想看的风景,感受和珍惜每一天。”
52岁的王祖研现在能够割胶了,他日常不吃冰的,不抽烟不喝酒,很在意养生,因为他知道要好好活着,好好珍惜生命,才能不辜负这颗心的捐献者。
41岁的冼国柏8年前患病时,两个孩子只有10来岁,如今能够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他同样心怀感恩。
每年清明,王均友、王祖研和冼国柏都会从临高和澄迈赶到海口,在金牛岭公园的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鞠躬献花。
“我们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能延续生命,都是因为你和家人的大爱。我们会好好活着,带着你们的善意,好好活着……”王均友、王祖研和冼国柏希望通过媒体向器官捐献者家属表示感谢和敬意。
“故事未完 生命待续”
全国完成心脏移植的患者和正在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有一个群叫心友会,每个省份也有各自省份的心友会。
在这个群里,大家互相鼓励,分享彼此的故事。
王均友、王祖研和冼国柏也在群里,当他们看到有对心脏移植手术不了解的病友,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给予他们鼓励。
“也有省外的心友会朋友来海南,我们虽然不认识,但是在海南接待他们时,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王均友也在用自己的抖音号记录心脏移植手术后的生活。“对于器官捐献,社会大众还是有很多不解和误解,我们乐意用自己的故事,去宣传器官捐献事业的意义,解答病友的困惑。”
“我已经和家人说好,当自己生命走向末端的时候,将能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王均友说,也许这就是他对这个社会的回馈。
据悉,近几年,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快速上升,这是一个有爱的、温暖的数字增长,让众多还在忍受病痛、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看到更多生命延续的希望。截至目前海南省已有649名公民逝世后捐献了器官,挽救了2221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在海南省红十字会医学捐献服务中心的墙面上贴着这样的字:当生命不再能延长长度,我们可以选择延展生命的厚度,让我们一起做大爱的传递者,点燃生命不息的微光,传递生命接力的希望。
(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海南省红十字会 兜医圈儿 海南日报)
中兴医用组织库 转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