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电话:400-960-7759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酒大道 66 号
皖ICP备2025084298号-1致敬!八旬老人捐献遗体,交上一笔特殊的“党费”
2025年06月24日
“我不仅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退役军人,捐献遗体是我向党交的最后一笔‘党费’,也是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的最后一份光和热。”生前,强良生老人一直这样说。
1月21日,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这位88岁的老人与世长辞,在亲友的见证下完成了遗体捐献。
强良生,一位1957年1月入伍,1978年4月退役的老兵,与老伴钱岳英一起从无锡来到同里工作和生活。老俩口为人真诚和善,邻里关系十分融洽,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支持社区开展的各项工作。“我们经常走访慰问老人,关心老人的身体生活状况,同时也听取老人的一些意见建议。强良生十分关心社区的发展,每次都能为社区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东新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谈及决定捐献遗体的这段经历,强良生妻子钱岳英记忆犹新。2017年的春天,强良生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一笔一划地在《苏州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上签下了名字,钱岳英也随之在同样的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后,老俩口相视一笑,强良生对妻子说:“这个就当是我将来交的最后一笔‘党费’吧。”
这轻松、坦然的场景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次次激烈的争吵。在强良生和钱岳英做出遗体捐献的决定后,三个儿子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倒也不是观念上的不认可,更多的是对父母情感上的不舍。”三个儿子坦诚地说。但是,强良生一次次表达了自己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对党忠诚的誓言。在父亲的坚持下,儿子们最终同意了父母的决定。“要是我们再不同意,我爸怕是要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后来我们也释然了,只要父母高兴就好,我们尊重他们的决定。”强良生大儿子说。
强良生一家做好决定后,并没有告知亲戚朋友和周边邻居。直到强良生去世,大家才得知这个8年前的约定。如今,强良生完成了遗体捐献,把人生中的最后一份力量献给了有需要的人和国家医学研究事业。
对于强良生老人而言,捐献遗体是对奉献最好的诠释,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无声解读。同时,也为这位老党员、退役军人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而光辉的句号。
(编审:侯峰忠;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吴江红会 吴江开发区)
中兴医用组织库 转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