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电话:400-960-7759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酒大道 66 号
皖ICP备2025084298号-1宁波88岁老人完成最后的善举,两个女儿接过“爱心接力棒”
2025年06月24日
2月18日,黄铭秀的两个女儿来到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红十字会,领取母亲的遗体(角膜)捐献纪念证书,并跟随母亲的脚步,填写了遗体(组织)捐献登记志愿书。小女儿表示,母亲改变了她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也引导着她们做出如此善举,“能给医学事业做点贡献,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黄铭秀老人的女儿填写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
2月13日,88岁的黄铭秀因病在宁波离世。根据其遗愿,家属联系宁波市红十字会,帮助黄铭秀老人完成了遗体及角膜捐献。目前,黄铭秀老人遗体已捐献至宁波大学医学部,角膜也已由宁波市眼科医院接收,用于医学研究和救治眼疾患者。
出生于1937年的黄铭秀,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往青海西宁支援边疆建设,直至1989年退休。1999年,她随家人迁居浙江省嘉兴市。2年前,她又随女儿到宁波市江北区安享晚年。
▲黄铭秀老人生前获得的各种荣誉
“20年前,我妈妈就决定要捐献遗体了。”黄铭秀的大女儿回忆道。2004年,黄铭秀在观看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后,了解到遗体捐献对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便下定决心捐献遗体。
起初,家人对她的决定感到不解,但黄铭秀态度坚决,她告诉小女儿:“人总是要死的,我死了把遗体或器官捐献给别人,那妈妈不是还活在人间吗?”最终,她的执着感动了家人,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004年7月,黄铭秀主动联系居住地嘉兴的相关部门,签署了《生前志愿捐献自身遗体申请登记表》。2014年7月,她又签署了《无偿捐献眼角膜委托书》,登记角膜捐献意愿。
“妈妈是一名老党员,她总感觉对党的奉献不够。她说,如果自己的遗体或器官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帮助,就很知足了。”黄铭秀小女儿说。
▲黄铭秀老人捐献纪念证书
在黄铭秀二十多年前亲笔写下的一份党员思想汇报材料里,她这样写道:“人总有一天要离世的。关于什么时间死、怎样死,谁也说不上来。离开这个世界后,自己什么也不会知道……为了发展医学科学、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我愿在离世后将我的遗体和有用的器官捐献,为党做最后一次贡献。”
从青丝到白发,黄铭秀用一生践行党员誓言,临终以躯体为医学燃尽最后星火,而那份"活着为人民服务,逝去为科学铺路"的信念,早已在女儿们签署志愿书的笔尖下生根发芽,两位女儿接棒签署捐献书,让"为党做最后一次贡献"的赤诚跨越生死。
(编审:侯峰忠;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浙江红十字 宁波日报 新江北客户端 临海发布)
中兴医用组织库 转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