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电话:400-960-7759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酒大道 66 号
皖ICP备2025084298号-159岁魏守举女士用爱作别
2025年06月25日
2024年12月15日,59岁的魏守举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家人遵照其遗愿,捐献了她的眼角膜及遗体,为角膜盲患者送去光明,也为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魏守举一生低调,却用行动诠释了无私与大爱。她的一生虽不显赫,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伟大的方式展现了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后人的启迪。谈及母亲,沈先生静默良久后回忆道,“我的母亲不善言辞,做事、说话都比较含蓄,总是默默付出。为了不让我担心她,她几乎从不说自己的病痛,独自承受。”
沈先生透露,母亲非常善良,经常会被一些小事感动到流泪。早在之前,魏守举女士首次向家人表达了想要捐献遗体的意愿,但家人们对这一决定并未在意。然而,今年11月以来,随着病情的恶化,魏守举女士再次坚定地表达了这一愿望。她说:“我身体不好,想把身体捐出去,做一点贡献,也算是完成我的一个心愿。”
得知母亲的心愿后,沈先生经历了长时间的纠结和挣扎。但最终,沈先生决定尊重母亲的意愿,帮助她完成这一心愿。在他看来,母亲的这一生,因疾病的困扰,很多地方没有去、很多事情没有做,有着太多遗憾。“我不希望我的母亲带着遗憾离开,所以决定完成她最后的愿望。”
12月15日凌晨,59岁的魏守举闭上了双眼,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在潍坊市红十字会协调员的见证下,其家属签署了捐献确认书。随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摘取了她的眼角膜。在完成告别仪式后,魏守举的遗体被送往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大体老师”,继续在医学教育中发挥作用。
魏守举女士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不仅为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社会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她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她的精神和爱将通过眼角膜的捐献和遗体的医学研究,继续照亮和温暖更多人。
(编审:侯峰忠;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新黄河潍坊)
中兴医用组织库 转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